自种菜,不打药。记者采访发现,多数百岁老人家庭都是随四季变化吃自家种的应季蔬菜,几乎不买菜。比如图如普家吃的恰玛古(又称芜菁)、黄萝卜等蔬菜就是自家种的。高德贤和曹虎英家种啥吃啥,家里自产豆角、茄子、南瓜、冬瓜等,老两口的儿子告诉记者,自种的蔬菜很少打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何计国表示,生活中,虽然蔬果农药残留问题不像我们想得那么严重,所含农药量不足以对健康构成损伤,但这些物质终究还要通过肝、肾代谢,摄入越多,身体负担越重,因此尽量减少农药摄入利于长寿。
爱劳动,不闲着。老寿星们多以务农为生,年轻时养成的劳作习惯根深蒂固,即使老了也不愿闲着。122岁的图如普如今还去地里喂羊、除草,做简单的农活,他坚持把自己的口粮种出来。105岁的杜继儒隔三差五就给花坛除草、修鞋钉鞋、编笼子,充分发挥余热。生活在河南禹州的中国最长寿夫妻平木虎和张新妞,虽然腿脚不好,也不闲着,晚辈刚从地里拿回家的蔬菜,老两口不一会就给择好了,整齐地摆成一堆,做饭时,还主动帮忙烧柴。王峰表示,老人坚持适当劳作可促进血液循环,助人头脑清醒、反应灵活、思维敏捷,还能锻炼肌肉和筋骨,使关节灵活、身子硬朗,改善呼吸、消化系统功能,为长寿打下良好基础。
有规律,睡眠好。大多数长寿老人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河南封丘百岁夫妻李清宪和郭秀荣,每天晚上8点睡觉,早上5点至6点起床,中午还睡一两个小时午觉;平木虎和张新妞不管春夏秋冬,晚上七八点钟就睡了,第二天早上5点多便起床,即使偶尔睡不着,也喜欢躺在床上聊天。多项研究证实,早睡早起有诸多益处,比如让情绪更积极、精力更旺盛、做事更认真等,规律的生物钟能延年益寿。早起后,李清宪和郭秀荣夫妇喜欢抱着收音机听戏,有时还会哼唱几嗓子,而谢云峰要练两小时鹤翔庄(一种气功),一招一式的规范和要点他都讲得头头是道。王峰说,常年坚持这些好习惯同样利于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