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玲指出,低体重儿与晚期肺癌患者均属体弱、身体机能差、易感人群,尤其是需进行气管、输尿管插管时,理论上存在被感染的风险。这些病人机体抵抗力较差,也表明此类细菌虽然耐药性极强,但致病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市民无需紧张。
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负责人肖永红介绍,国外相关研究资料显示,某些临床疾病已经治愈的出院患者仍可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但由于这类耐药菌多为条件致病菌或人体正常菌群细菌,它们通常不会在社区环境内普通人群中传播。
目前,我国尚未发现因为携带NDM-1耐药基因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
两难困境
有药可治副作用明显
《产NDM-1泛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感染诊疗指南(试行版)》指出,产NDM-1细菌治疗原则,要求根据临床微生物检测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减少对患者的侵袭性操作。当感染患者抗菌治疗无效,特别是碳青霉烯类治疗无效时,需考虑产NDM-1细菌感染可能,应及时采集临床样本进行细菌检测。医院要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重视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邓小玲说,对患者而言,一旦感染“超级细菌”,并非无药可治。研究者发现,“超级细菌”对替吉环素和黏菌素敏感。然而,治疗“超级病菌”常面临双重困境:要么无药可治,要么药物比病菌还要“毒”。
专家呼吁,为避免出现更多种类的多重耐药“超级细菌”,必须严控人畜滥用抗生素。(任珊珊)
小资料
ND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