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拉阔无毒空间,创质量之新高
严格掌握发热定义
宝宝的基础体温比较高,有时候就会达到37℃甚至达到37.5℃左右。运动、哺乳(进食)、哭闹均可能使体温升高,但升高幅度不会超过1℃——这1℃的升高一般用手触、体表感觉的方法是不能发现的。
所以我们关于发热的定义,是腋下体温高于3704℃,一般高于38℃的体温才需要治疗,高于38.5℃的为高热,高于39.5℃的高热应该警惕热性惊厥等并发症。
正确的体温量取方法
因为腋下体温是大家最常用的量取部位,所以我们描述的发热标准就是采取这个部位的温度。水银体温计是比较理想的体温量取设备,要求放置准确,夹紧,保持时间一般要求3分钟以上,或者体温计读数30秒内不再上升为止。
小宝宝和好动的宝宝有时候不会配合体温测量,妈妈们可以考虑自备一个电子非接触式体温计,或者接触式立即读取体温计。使用这类体温计尽量量取衣服覆盖且血流丰富部位的体温,如腋下、腹股沟等处,额头、手、脚等处的体温偏低0.5~1℃,不推荐在这些部位测量。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电子体温计需要“标定”一下,同时和水银体温计量取同部位结果,相差较大的可以计算出两个结果间的“补偿比率”,每次给宝宝量取体温后计算“补偿”值。
看好“热型”
1天24小时之内,3天之内,1周之内发热宝宝的体温总是会有变化,变化不大而持续高热,或者持续发热不见退热,就是一种“热型”,每逢午后低热,一般位于37.5~38℃左右是一种热型,后半夜退热而午后再热,发热有张有弛,又是一种热型。
鉴别这些“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疾病,明确治疗方向。
比如高热持续,且24小时内不退,不降低,医生们称为“稽留热”,是疾病比较凶险的指征。
而体温波动明显,晨退午热,就比“稽留”要让人放心得多。
有时候一些特殊的寄生虫或者传染病,可以出现非常典型的热型,比如忽冷忽热,大家都知道可能是“打摆子”,医学上称之为“间歇热”。而如果隔一天才发热且热度较高,非常可能是疟疾中的“间日疟”。
这里提到的热型名称都是需要妈妈们注意的,发现后应该及时咨询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