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针灸当然不能直接杀死细菌。针灸对于细菌性疾病的治疗作用,并不是对细菌本身的作用,而是通过对于人体内环境的改善,破坏细菌的生存条件,细菌的生存条件一旦受到破坏,其生存与繁殖便会受到抑制,由此产生的疾病也自然会得以治愈了。
再看上述病案,为什么一直输抗生素而达不到治疗效果呢?临床上,我们常遇到这种现象,大家习惯于把这个结果归咎于细菌的耐药性等原因,这当然可以成为一方面理由,但我们知道,细菌感染的部位,肿胀明显,血液循环通畅程度很差,而我们临床上应用的任何抗生素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到达病灶,而这种状态,使抗生素很难到达病灶。因此,很多的感染性疾病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患病部位的微循环差不能不说是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健康时气血畅通,人体具备的各种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的抗菌因素都会对细菌起到抑制或直接、间接杀伤作用。当患病部分的血液循环受阻后,这些因素自然也就减弱甚至消失了。我们仔细分析此类疾病会发现:几乎任何细菌过度繁殖的部位,基本上都是人体自身首先出现了问题,导致患病部位存在血液循环不佳。可以说,人体内微循环的障碍是细菌生存繁殖的一个必要前提。而针灸则可以有效地改善这种状态,使细菌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破坏,使人体中对细菌有抑制或杀伤作用的各种因素能够到达患处。这样,疾病自然会被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