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上工治未病”提出了预防疾病、防患于未然的思想。田维柱指出,观眼诊病的特殊意义,正在于“言上工知相五色于目”,即高明的医生应从观察眼睛来诊断和预测疾病,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随着科学的进步,临床诊断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普遍存在设备造价高、检查费用贵、操作复杂等问题,而观眼诊病却具备简、便、验、廉、捷等优点。仅用肉眼观察病人的白睛上出现的脉络颜色、形状变化,就可获取诊断信息,再综合其他四诊资料,便可判断疾病的病位、病因、病性和推测疾病的预后。
如今,观眼诊断的疾病越来越多,涉及内外妇儿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病,不仅诊断迅速,可以检查全身健康,还可以预测疾病。据统计,中风的诊断符合率达96.3%,头痛达84%,眩晕达94.8%,痹证达90.5%,不孕达92.8%,郁证达97.1%,胃痛达84.8%,肝炎达90%。同时,观眼还可以知道患者将要得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