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拉奇(T.Luckey)于1982年提出低水平辐射的兴奋效应之前很久,19世纪80年代早期,毒物低剂量兴奋效应就已被发现。德国格莱夫斯沃德大学的舒尔茨教授在采用酵母菌模型研究时发现低剂量的抗生素、汞及苯酚等可以促进细菌生长。之后的一个世纪,5000多例毒物低剂量兴奋效应的例子被陆续发现,如低水平环境因素(镉、糖精、二恶英、大量的多环芳烃、x射线和射线源)可降低一些种属动物的肿瘤发生率;低剂量x射线可增加小鼠和豚鼠的寿命;低剂量乙醇和乙醛能延长果蝇的寿命;多种环境刺激因素可以使线虫活得更久;许多毒物(如镉、铅)可促进不同植物的生长等。但这只验证了小剂量辐射兴奋效应可作用于动植物,更多的质疑在于人类是否也一样。
继日本的氡温泉研究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伯纳德(BernardCohen)博士比较了宾夕法尼亚州氡含量不同的272000个家庭中肺癌的发生率,发现某些生活环境中氡含量高的地区居民的肺癌发病率却低于整个宾夕法尼亚州的平均水平,这个研究结果也得到了哈佛大学流行病学专家格拉汉姆(GrahamColditz)博士的验证。随后,特别是近年来,微量辐射的益处开始受到广泛关注,更多研究显示出小剂量辐射可给人体带来好处。中国广东地区的天然本底辐射是其相邻地区的3倍,而当地人的健康与邻区居民的并没有明显区别。在天然本底辐射同样偏高的印度部分地区,人们患癌症的危险也在降低。在美国原子能委员会(AEC)1971年发起的以考察低剂量核辐射对生物体健康的影响计划中,委派诺曼(NormanFrigerio)博士利用LNT理论对美国各州自然环境中的核辐射剂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发现那些辐射剂量高的州的癌症发病率明显低于辐射剂量低的州。紧接着美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表明,在高本底辐射地区,癌症的死亡率反而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