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练此法能使脾胃功能得到增强,使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得到改进,一般可增进食欲,改进巨细便异常现象,对慢性结肠炎有良好效果。

3.调息凝神守丹田
(1)当第二步功丹田发烧后,即可把呼吸有意无意地止于丹田,即意守丹田。不要再留意呼气往下送,以免发烧过大,耗损阴液,犯“壮火食气”之弊。呼吸自然,意守丹田,文火温养。
(2)练功时间逐日3次,每次30-40分钟,或更长一些。这一关是培育丹田实力,为积气冲关打好基础。需40天左右方可充分有力。
(3)此阶段小腹发烧明显,再经10数日形成“气丘”,随功夫增长,气丘也越来越大。待小腹充分,有足够的气力,即向下游动,有时阴部发痒,会阴跳动,或四肢、腰部发烧等,这些感受可因人而异。
利用提示:此法只需将意念放于丹田处,不再关注呼气往下送。
能使任脉通畅,心肾相交,心神安乐、睡眠平静,以及内脏功能协调,故阳痿、月经不调、巨细便异常等病症可有明显好转。
4.通督勿忘复勿助
(1)经第三步功丹田充分后,真气即经过会阴沿督脉上行。上行时,意气相随,勿分手留意力(勿忘)。若行至某处停下,也不行强行导引(勿助)。上行的快慢是由丹田中积蓄的真气的气力决定的。若实力不敷,急于“通关”,强加导引,便会犯“拔苗助长”的错误,应顺其自然。假如上行至玉枕关通不外,内视头顶便可通行。
(2)天天可酌情增加功次,每次时间也应耽误至50~60分钟。大大都人经1周左右可通督脉。

(3)通督脉的反响因人而异,有的片刻就通过了,气力很猛;有的须经数小时或数天;有的行行住住;有的直冲而上。项背强急,环头拘紧,这是通督脉必有的反响,不必疑虑,应自然放松,通关后(尾闾、夹脊、玉枕)自然轻松愉快。
利用提示:真气富裕,吸气稍用意令真气沿督脉上升,呼气沿任脉下降循行一周。若通关不外,行至某一处停下,不要强行用意引气,需从头意守丹田,待真气富裕再运行周天。
二呼真气入丹田,一吸真气入脑海,一呼一吸形成任督脉循环,古称“小周天”。到此阶段,凡由于肾精吃亏引起的头晕耳鸣、失眠忘记、月经不调、心慌气短、浮躁易怒、精神模糊、性欲减退等症可得到改进。恒久对峙,可望康复。无病者表示为精神奋起,身体轻捷,判若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