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典型病变的治疗,一直在临床工作中从病因、临床表现、理化检查中进行一系列的探素。自20世纪60年代Deluca等阐明了VD在体内的代谢需经肝内25羟化酶转化为25(OH)D3,再经肾脏1一羟化酶转化为1-25(OH)2D3才发挥维生素D的生理作用,而且其作用遍及全身,似类固醇样激素。以后更考虑到一旦维生素D缺乏,必然会在临床上引起一系列的变化,值得重视。从理论上联系到骨骼疾病的发生发展要经过维生素D缺乏、生化改变、功能改变、形态改变四个阶段,而在形态和功能未改变前应视为亚临床型,如早期干预,将有利于康复,有效地降低骨骼病的患病率,又可避免VD的过量和中毒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