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或月经期前后呈现下腹部猛烈疼痛乃至影响事情、进修和康健者称为痛经。
痛经可分成为原发性,即从月经初潮就产生痛经;尚有继发性痛经,即月经初潮时无痛经,而在今后呈现的痛经。原发性痛经多是由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颈口狭窄、子宫太过屈曲或膜样月经,即大片肥厚子宫内膜或子宫内膜管型在倾轧时引起子宫猛烈收缩所致。继发性痛经多由于盆
腔炎症、子宫内膜异位、肿瘤等生殖器官病变引起的。
别的,痛经与太过焦急、告急和惊骇等精力因素及贫血、慢性疾病等体质较差也有干系。痛经大多产生在月经前1~2天或月经来潮时,常为下腹部阵发性绞痛,有时也放射至阴道、肛门及腰部,可同时伴有恶心、吐逆、尿频、便秘或腹泻等症状。腹痛可一连较长时间,偶可长达1~2天,经血倾轧通畅时疼痛消失。疼痛猛烈时可产生面色惨白、手足酷寒、出盗汗,甚至昏迷。膜样痛经的病人,一般在月经的第3~4天时疼痛最猛烈,膜状物倾轧后疼痛消失。
痛经病人疼痛猛烈时应用阿托品0.5毫克肌肉打针,或服用阿斯匹林等止痛药物。可能两种药物连系利用。别的,要针对引起痛经的原因举办治疗。如盆腔炎、肿瘤引起的痛经,治疗好这些原发疾病,冯经可随之而愈。利用性激素治疗,如口服炔诺酮2.5~5.0毫克,或甲地孕酮4~8毫克,逐日1次,于月经第5天开始,连服22日停药。持续服用3个周期;也可以利用黄体酮10~20毫克,肌肉打针,逐日1次,于月经来潮前7日开始,连用5日;从月经周期第6日开始,逐日口服已烯雌酚0.5~1.0毫克,连用20日。中医中药疗效也较量好,但因按照病情辨证论治,气滞血瘀型:经前或经期小腹痛、拒按,经量少或行经不畅,经色紫黑有血块,常伴有两胁胀痛或经前期乳房胀、舌紫暗、脉沉涩,可用通瘀煎,当归9克、乌药9克、红花4.5克、香附6克、青皮6克、木香3克、生山楂12克、泽泻9克,逐日1 剂,日服二次,连服3~4周。寒湿呆滞型: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经量少,色淡有块如黑豆汁,行而不爽,畏寒便溏,舌边紫,苔白润或腻,脉沉紧、可用温经汤,党参9克、川芎4.5克、当归9克、芍药9克、桂心3克、莪术9克、丹皮6克、甘草6克、牛膝9克,可能用艾附暖宫丸6克,逐日2次。气血虚弱型: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且有下坠感,按之痛减、面色惨白、神疲无力、经量少,色淡稀薄,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脉虚细,可服用八珍汤或圣愈汤。子宫颈管狭窄引起的痛经可用宫颈扩张器迟钝扩张至8号,使经血倾轧通畅,即可减轻痛经或不产生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