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本病多为急性发病,临床表现为密集成群的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好发部位为肋间神经分布区域,常伴剧烈的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痛,易发生后遗神经痛。 带状疱疹既可继发于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器官移植、艾滋病、大手术之后,也可引起如面瘫、三叉神经痛、内脏带状疱疹等疾病,甚至可导致失明、耳聋、死亡等严重临床事件。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指带状疱疹临床治愈后持续疼痛超过1个月以上者。临床证实,老年人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 中医学对带状疱疹的观察研究有千余年历史,对其病因病机已形成了明确和较为统一的认识,当前中医界普遍采用的是《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规定的“蛇串疮”疾病与证候诊断标准,其证候分类包括肝经郁热、脾虚湿蕴、气滞血瘀等三种类型。 火针加拔罐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技术(火针赞刺法)是汇集了火针疗法、刺血疗法、火罐疗法与赞刺针法等传统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本法以火针、火罐作为主要器械,结合了火针烧针法、火针刺法、赞刺针法与拔火罐法的操作手法。通过将火针针尖烧红至发白,其高温灼刺皮损局部,凭借火针针身粗大以及赞刺针法的多针浅刺,能够造成疱疹皮损局部完全开放,再加上火罐强力的吸附作用,使局部毒邪与恶血尽数裹挟而出,受损局部得到新血充分濡养从而达到止痛和愈病之功。 诊断标准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皮损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适应证 1.带状疱疹急性期(病程<7天); 2.适宜年龄范围8岁~85岁; 3.适用于急性期各型带状疱疹。 禁忌证 1.血友病患者及患有其他出血倾向疾病的患者; 2.合并心血管、脑血管、糖尿病、恶性肿瘤、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全身衰竭者; 3.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者; 4.精神病患者不能配合治疗者; 5.瘢痕体质者; 6.哺乳、妊娠或正准备妊娠的妇女,婴幼儿; 7.面部、会阴部带状疱疹。 技术操作方法 一、器械准备 1.火针针具:点刺专用火针,以钨钢为原材料制成。中号火针直径为0.75毫米,粗火针直径为1.2毫米。 2.火罐:1~5号通用玻璃火罐。 3.医用脱脂棉球、止血钳、95%的酒精,火柴或打火机。 4.购置火针困难或在应急情况下,可以规格为0.30毫米×25毫米的标准针灸针代替火针,但限烧针10次。 二、详细操作步骤 1.患者体位:根据带状疱疹皮损部位取坐位或卧位,以患者自感舒适、利于放松、便于医生操作为宜。 (针灸推拿)
相关阅读推荐:
行业资讯
中医看点
健康精选
生活保健健康视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