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安东(凤凰卫视主播)
自己眼见也是奔四的人了,加上身在压力颇大的新闻行业,近年来总是会被亲友念叨要多保养身体,顺便也会被告知一些最新的、坊间流传的、奇特的养生方法。
比如在和爸妈通电话的时候,他们偶尔会详细念出记在小本子上的某个食疗或保健方法,甚至要求我也拿笔纸记下,每天照做。追问之下,爸妈总会说,这些偏方来自“某某台的养生专家”(请自行脑补电视中那些,要么穿着不合体的白大褂,要么穿着劣质华服的老专家的形象)。当然,类似的“遥控”养生指令,在张悟本和马悦凌等人“下课”之后,自然也就少了很多。
广电总局最近发文规管各大电视台的养生节目,明年一月一号起开始实行,通篇阅读之后,我发现文件的干货主要分为“能”和“不能”两大类:只能——由电视台制作、合资格的主持人播音员做节目主持、聘请有专业职称的医学营养嘉宾、节目片尾设咨询热线;不能——外界承包制作、明星名人做主持人、宣传产品以及疗效、置入商业广告。
电视台养生节目的乱象不是一天两天了,原因也不是一个半个:电视台靠广告自负盈亏,有关部门对《广告法》和《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执法不严;保健品和药品区界定依然有灰色空间;民众对于医院医生专业性的普遍不信任;民间偏方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和坚实的群众基础,电视平台只不过将之集中化、放大化等等。
人类嘛,贪生怕死是个上不了台面的潜台词。而要是非说养生保健这事儿有什么中国特色?有一点不得不提。在中医和西医长期对立撕扯之下,老百姓对于某些灰色保健知识有相当大的接受空间:西医解决不了的事儿,可能中医管用,中医也解决不了的事儿,可能偏方管用。因此,江湖术士有很大的忽悠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