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范病例
陈××,女,38 岁,工人,门诊号为018918,患者近一年代经先后无定,经量偏少,经色紫红,经前胸胁、乳房胀痛,经行时少腹胀痛,面色晦黯有斑,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诊为月经失调。中医证属肝郁气滞兼肾虚型,拟方:柴胡10 克,白芍15 克,当归12 克,丹参20 克,女贞子15 克,菟丝子20 克,郁金15 克,香附12 克,茯苓15 克,炙甘草6 克。逐日1 剂煎服,治疗3 个月,月经周期规复正常,面部黯斑变浅。
5.血寒型。
主证:月经周期延后,量少,色黯,夹血块,小腹冷痛,得热痛减,畏寒肢冷。舌质淡黯,苔白,脉沉迟。
治法:温经散寒调经。
方药:温经汤加减。
桂枝10 克,艾叶10 克,熟附子9 克,当归15 克,川芎12 克,炙甘草6 克,党参20 克,白术15 克,牛膝12 克。
方解:本方用桂枝、艾叶、熟附子温经散寒调经,当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党参、白术、炙甘草益气调经,牛膝活血化瘀通经。
加减法:如腹痛拒按,时下血块者,加吴茱萸6 克、乌药9 克、香附9克、炒蒲黄10 克以散寒祛瘀止痛,如月经量多,去牛膝,加炮姜10 克、艾叶12 克用炭以温经止血。
典范病例
曾××,女,29 岁,个别户,门诊号051559,患者月经周期延后,40~50 天一潮,经量少,色淡黯,经行小腹冷痛,得热痛减,腰膝酸疼,口淡,大便烂,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诊为月经失调,中医证属血寒型月经后期,拟方:桂枝10 克,艾叶10 克,熟附子10 克,当归15 克,川芎10 克,熟地20 克,党参20 克,白术15 克,牛膝12 克,台乌药10 克,用药两个月,月经30~35 天一潮,经量增加,经行腹痛消失,嘱忌生冷寒凉之品调剂。
6.血瘀型。
主证:月经周期多延后,经量或多或少,经期耽误或缩短,经色紫黑,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倾轧后疼痛减轻。舌质紫暗,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细涩或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调经。
方药,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加减。
当归12 克,川芎9 克,赤芍12 克,熟地15 克,桃仁10 克,红花6 克,炒蒲黄10 克,五灵脂10 克,益母草30 克。
方解:本方用四物汤养血活血调经,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炒蒲黄、五灵脂、益母草活血祛瘀止血。
加减法:月经量多者去桃仁、红花、川芎、赤芍,加田七末3 克(冲)、血余炭10 克、赤石脂20 克以收涩祛瘀止血,月经后期未至者,去炒蒲黄、五灵脂,加丹参20 克、牛膝15 克、鸡血藤30 克以活血养血调经。小腹疼痛较甚者,加香附12 克、延胡索12 克、乌药9 克以理气止痛。
典范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