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在09年的7月4日抢先推出“前伏灸”或称“伏前灸”。某中医院甚至将这一天定为“初伏天”,而把真正的“初伏天”(7月14日)改为“中伏天”。对此,各有各的说法。
说法一:有医院的专家对这种篡改“祖宗历法”的做法表示不赞成。中医认为,“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机体阳气最充沛最旺盛的日子。此时通过选用特定穴位连续三次用一些辛温、温阳、逐痰、祛寒的中药膏剂进行穴位贴敷效果比较好。按照这种理论,三伏天的时间是不能随便变的。
说法二:部分医院的专家称:虽然“三伏天”不能随便篡改,但今年的天气热得早,早些“开灸”也有一定依据。也有医生称是“被逼提前”:“别人先做我们不做,消费者就被抢走了。要知道,无论是中医院还是西医院,都很难有一个收费项目能赚得这么快这么干脆!”
结论:说到底,抢先“天灸”是为了抢夺消费群,达到盈利的最终目的。可见,钱是人人觉得可爱之物。市场就这么大,蛋糕也只有这么多,你搞个“噱头”诱拐消费者,先已被你占了天时、地理,再加上人和,这钱源哪能不滚滚而来呀!
疑惑三:为何各医院的“天灸”收费标准不一?
背景说明:天灸疗法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间,它是不用火,不用艾,系用几种中草药研成粉末贴于穴位上,而达到灸治效果的一种方法。明代李时珍于公元1518-1593年编《本草纲目》也介绍了天灸疗法可以截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