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每日最新更新  [登录] [注册]
首页 原创 头条新闻 曝光 中医 女人健康 减肥 饮食 中老年 健康视频 健康商城 颈椎保健

针灸保健防病历史与现状(3)

 网站公告:

      一、艾灸成为主要保健之法。根据中医理论,灸法有温阳散寒、助元固本之功,加之灸法价廉易得,灸法简便可自行操作等,这就使得艾灸普遍推广,成为延年益寿的经济有效的手段。明代《医学入门》提到:“凡一年四季,各薰一次,元气坚固,百病不生。”为了验证针灸保健的实际临床效果,一些医家还作了亲身试验。如宋·王执中在《针灸资生经》中记述:“予旧多病,常恐气短,医者教灸气海,气遂不促,自是每岁须一、二次灸。”在保健灸的操作上,出现多种灸法,包括单纯的艾灸(直接灸或隔物灸),薰灸法(类似现代艾条灸)等。还有一种鼠粪灸,《针灸资生经·卷三》载:“旧传,有人年老而颜如童子者,盖每岁以鼠粪灸脐中一壮故也。”保健灸的壮数,一般认为与年龄有关,如“人至三十,可三年一灸脐下三百壮;五十可二年一灸脐下三百壮;六十可一年一灸脐下三百壮”(《扁鹊心书·卷上》)。亦有每季一灸的,壮数则可少至一壮。保健灸的选穴上,以神阙、气海、关元、足三里、膏肓等穴最为常用。

      二、针灸防病之法日趋完备。宋代王执中提出了:“灸绝骨、三里等穴,凡遇春秋,常灸以泄气,素有风人可保无虞”(《针灸资生经·卷四》)。元代的《卫生宝鉴》中,又据中风之中脏和中腑的不同,分别提出预防之法:“凡觉手足麻痹或疼痛,良久乃已,此中腑之候,……病在左,则灸右,病右则灸左。凡觉心中愦乱,神思不怡,或手足麻痹,此中脏之候,不问是风与气,可连灸此七穴(指百会、大椎、风池、肩井等等——作者)。”至明·杨继洲,更进一步加以总结,他在《针灸大成·治症总要》中首先指出要灸药结合:“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酸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便宜急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后用生葱、薄荷、桃柳叶煎汤淋洗”;其次,强调预防灸的时机:“如春交夏时,夏交秋时,俱宜灸”,“常令二足有灸疮为妙”;最后还要求注意饮食及生活起居等,使之达到更好的预防目的,炙绝骨、足三里预防中风的实际效果,通过现代医家的验证得到了肯定。



行业资讯
热.专题
健康加油站健之家 www.jianzhijia.com
中医看点
健康精选

关于我们| 加入健之家|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 医院合作| 帮助中心| 健康商城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合作热线:400-699-3937(7×24小时)

© 2011-2014 jianzhijia.com 版权所有 合作:400-699-3937 QQ:1572513474 京ICP备100138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