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方,入秋后有进补的习俗。有些人会买名贵的食材或药材滋补身体。其实进补也要讲究科学,补品并非越贵越好,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才是最好的。
进补须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忌无病乱补。无病乱补,既浪费钱财,又伤害身体。如儿童服用人参有害而无益;乱用鹿茸等壮阳之品会损伤阴血,并导致阳亢。
二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不是虚症病人,不宜用补药。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适得其反,会伤害身体。我们日常的饮食虽然不像治疗疾病用药那么严谨,也需要知道自己体质的特点,再根据季节和气候选择适合自己身体的食物,才能趋利避害,有益健康。比如体质偏寒的人入秋后就要少吃寒性食物,逐渐增加温热食物,达到温润脾肾的作用。温补不能太猛,否则不但达不到温补作用,反而可能出现牙龈红肿、便干、痔疮等“上火”现象。
三忌以药代食。药补不如食补,最好的补益就是均衡地饮食。对于老年人和孩子来说,更要少吃药,用食物来调补。如脾胃虚弱的多吃些山药、莲子;阴虚内热及经常上火的人可以多吃藕、荸荠、梨以滋阴清热。饮食结构越杂越好,不要偏食。
四忌越贵越好。有人买补品专门挑贵的,以为越贵越好,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在门诊遇到一些中年女性已进入更年期,却买了冬虫夏草来滋补,完全不对症,等于花钱买难受。要遵循“缺什么补什么,宁缺毋滥”的原则。
二 秋季的有益食物
蔬菜类
黑木耳
性味 性味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