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week医疗科技网讯 一般人印象中仍带有科幻色彩的全像投影技能 (Holography) ,其实也可以拿来建造新的高倍率显微镜。科学家新宣布一款不消透镜成像的光学显微镜,不单结果比传统得要好,本钱也更低廉、容易利用。
(首图来历:UCLA Nano- and Bio-Photonics Lab)
检测样本精确率99%
其实“数码全像投影显微镜”(digital holographic microscopes) 之前就已经成长出来,但影像的品质不敷以拿来做疾病诊断这种高尺度的需求。这次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工程师,把成长出来的原型机交给一位病理学家测试,他别离操作传统的显微镜与原型机检测 75 个乳房组织样本,以寻找个中的病变,功效传统显微镜检测功效全部正确,原型机对了 74 个,几近满分。
他们操作具有部份“相干性”(注)的光源,照射在这些样本上,光源穿透样本后,底下的侦测器芯片便收集有关光源的相关数据,传送到电脑,再计较得出一个高理会的全像样本影像。另外,传统显微镜假如要看样本差异深度的影像,利用者要本身去转显微镜上的旋钮,加大的全像投影技能,则是透过电脑办理这个问题。
传统光学显微技能再精进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约莫在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初发现,到了十八世纪已经可以将物体放大到一千倍,但操作实体的透镜不绝放大有其极限,到了 1931 年第一个电子显微镜降生,将透镜改成电磁铁,将光子改成电子,如此一来可以将物体放大数十万倍,某些范例的电子显微镜就可以看到原子品级,因此就可以看到如病毒等微小的生物。
2014 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三位以“超高理会萤光显微技能”的科学家,他们则是把传统光学技能推进到纳米品级。假设以肉眼可见的 1 毫米 (mm, 10-3m) 物体为基准,十八世纪的一千倍就像是把 1 微米 (10-6m) 放大到 1 毫米的巨细,而“超高理会萤光显微技能”则是把纳米 (10-9m) 放大到 1 毫米巨细,便是是十亿倍。
“数码全像投影显微镜”同样不利用透镜,但仍是用传统光源来侦测样本,只不外利用者也不是像传统光学显微镜一样看到的是实体的影像,而是颠末电脑计较的功效,可以“看到”更微小物体,也兼具现有各类技能的特色。
研究团队利用的技能本钱并不高,譬喻他们利用的侦测芯片在许多智妙手机都有。这个团队已往也曾做过本钱低于一千美元的数码全像投影显微镜,也有另一个本钱只有一百美元,但只能看大肠杆菌品级微生物的显微镜,至于这次原型机本钱几多则未提及。这项成就宣布在“科学 转译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杂志。
注释
光具有波的特性,如同在水面上丢两个石头,各自造成的水波会相互影响,配合发生“过问干与”后的图样;为了发生过问干与,光源必需拥有一些相干性 (coh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