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快报“天下”周刊报道了国内外一些孩子因为迷恋上iPad及其他电子产品后,孩子的身心及智力都造成了不良影响,直到这个时候,家长[微博]想要阻止,发现孩子已经离不开iPad才后悔莫及。
昨日09:25,周女士来电:看了你们报道的“电子宝宝”,我也想谈谈我的想法。我的孩子从来不看电视,喜欢上网聊天,开始我没有在意,以为她只是跟同学聊聊天,后来,我发现跟她在网上聊天的并不都是孩子,有的是大人冒充的,他们会发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东西,后来再发色情的东西。他们上来就问孩子多大了,忽悠孩子玩游戏,你们可以去看看那些QQ群,问问他们都是什么人。
还好,我家孩子比较听话,我和她讲讲道理,她就不怎么上了。我在国外呆过,国外的孩子喜欢运动,而国内的孩子比较喜欢玩游戏,很多国内过去的孩子都整夜整夜地玩游戏,家长根本不知道。我觉得这些东西要控制,要多带孩子做些有意义的事情。
周女士早年曾留学[微博]海外6年,今年她女儿10岁,在杭州一所小学念3年级。
昨天,周女士看了快报刊登的“iPad给孩子成长带来影响”的专题报道(10月27日快报“天下”报道),说她深有感触,“iPad这些电子产品,如果孩子使用不当,就会影响学习影响发育,甚至还充满着各种危险的陷阱,小孩子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一不小心就会被人利用!”周女士说。
手机的使用
家长也不能忽视
并不是只有电脑和iPad才有这样那样的风险,昨天快报报道也提到了智能手机的使用对孩子身心及智力的影响,其实,不光是智能手机,有些普通手机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吴先生的儿子小学还没毕业,为了方便联系,吴先生给儿子买了一部手机,因为不想儿子过早地利用手机玩游戏上网,吴先生给儿子买了一只几百块钱的非智能诺基亚手机,没想到几天前,吴先生看到一个微信好友请求,竟然是自己儿子,这才发现,儿子的手机虽然不是智能的,但照样可以用微信软件,而且吴先生发现,儿子微信还能收到一些根本不认识的陌生人要求加微信的请求。
向杭州延安路一家手机卖场的营业员说,现在大部分的手机都可以下载微信,QQ等软件,即便是一些几百元的非智能手机,也可以登录网页,上QQ上微信等,从技术原理来说,只要手机有上网功能就能使用这些软件。
孩子的隐私
可能会通过电子产品泄露
昨天,在谈到电子产品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时,周女士显得有些不好意思,“其实,我除了担心孩子的视力和智力,更担心安全问题,这个安全问题,包括孩子的身心,也包括经济上的。”周女士说,幸好自己的女儿比较乖,有什么事都会跟家长说,现在已经让她退出那些QQ群了,但如果碰到家长不在身边,或者孩子不肯和家长沟通,那么孩子的处境就会很危险,甚至会被网上的人以各种诱惑骗出去见面,想想都不寒而栗……
周女士说,孩子都很单纯,比如她的女儿,在网上都是使用真实姓名,个人信息也都是真实的。
昨天,记者联系杭州某小学,请老师帮忙联系几位经常玩电子产品的孩子的家长,通过和家长的沟通记者了解到,几乎每个小孩在上网时会使用自己的真实信息。
隐私泄露后,就很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利用。
另外,孩子对网络辨识力比较薄弱,也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今年上半年,杭州警方解救了一个被拐女孩。当初只有十三四岁的她在网上认识一个男网友,相约见面,后被这个男网友带回老家并遭遇两次转卖。
女儿QQ群里的小伙伴越来越奇怪
周女士说,作为家长,又在国外留学多年,她特别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快报上但凡有刊登关于教育的文章,她都会仔细阅读。
昨天,她在看快报“电子宝宝”这篇报道时,突然联想起一个多月前女儿的异常表现。
“前两个月正好是暑假,外面太热,我就让女儿多呆在家里上上网,没想到问题随之而来。”周女士说,女儿从小就不准看电视。她不允许女儿看主要是想培养她每天看书的习惯,女儿也很乖,业余时间都喜欢捧着书,看得最多的是一些寓言故事类的书籍。
今年暑假,女儿说好多同学都在上网,班里还有个QQ群,大家经常在QQ群上聊聊天。周女士觉得,现在的社会,上网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上网聊天也是很平常的事,既然别的孩子都在上网,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落下,适当接触一下网络也无妨。
在周女士的允许下,周女士女儿申请了QQ,加入了班里的QQ群。
逐渐地,周女士发现女儿有一些变化:原来每天都捧着不放的课外书很少拿起来了,坐在电脑前面的时间却大大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