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基酚为无色或黄色结晶,有六种同分异构体。小心加热时升华。沸水中的溶解度为5%,但其钠盐则较易溶于水。能溶于乙醚、氯仿、苯、碱,在蒸气中易挥发。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广泛应用于染料、炸药、显影剂,有机合成、除莠及木材防腐等工农业生产中。
[毒理]
本品毒性较大,为代谢刺激剂。六种异构体中,以2,4-=硝基酚毒性最大,除2,4-和2,5-两种异构体外,尚是一种高铁血红蛋白形成剂。在体内有一定蓄积作用。成人口服致死量约1--βg。
本品可经皮肤、呼吸道及消化道吸收,但以皮肤吸收中毒为多见。对皮肤、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并可使皮肤黄染。被吸收后与血液中蛋白质结合,其主要毒理作用为刺激细胞的代谢,使细胞氧化过程激增,磷酰化过程则被抑制,机体产生的能量不能通过磷酰化转变为三磷酸腺苷或磷酸肌酸的形式予以贮存,而全部转变为热量,并以大量出汗的方式发散。严重时,即使剧汗也不能散尽,故体温剧烈上升,有达430C者:体湿的升高,便促使新陈代谢加速进行,因此,脉搏、呼吸均可加快;这样,反过来又增加热的产生。如此反复,形成恶性循环,结果造成细胞活动缺少能量的来源,便需动用体内脂肪组织。另外,尚可引起体内抗坏血酸减少。上述各种因素,最终造成机体营养代谢紊乱,致使患者稍稍活动便觉疲惫不堪,并引起神经系统及实质脏器如肝、肾、甲状腺等的损害。
本品被吸收后部分被还原为氨基硝基酚及氨基酚,部分可能还原为偶氮化合物,尚有一部分仍以原形由尿排出。尸检时可见体内脂肪大量消耗,以及失水或缺氧所引起的一系列继发病变,脑、肺水肿充皿,肝,肾组织结构肿胀或坏死,全身有广泛的血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