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就是运用望闻问切四种检查方法,全面收集病情资料,按一定的规律加以分析、综合、归纳,来判断疾病是何种性质的“证候”。
“论治”,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措施。辨证是决定治疗的根据,论治是制定治疗的法则。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对不同性质的矛盾,需以不同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证”和“症”有什么不同呢?证是指“证候”,它是对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症状等的概括,其与西医学中的“症候群”有些相似。而“症”就是指的“症状”,是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个别的、表面的现象,如头痛、咳嗽等等。
“辨病施治”则是在中西医结合的形势下,产生的新概念,就是根据现代医学确诊的病名进行中医治疗。
一般说来,现代中医治病,是以“辨证论治”为主,“辨病施治”为辅。就是以传统的辨证方法对疾病进行辨证治疗,并参合西医的诊断手法,协助治疗。
“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又一大特点。这种思想观念的要点有二:①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②认为人和自然界息息相关,即“天人相应”。
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各脏器之间是紧密联系的。如人的头发,不论是它的生长速度,还是它的颜色,均和气血、肾精等充足与否有关。如果肾精、气血充足,则头发生长旺盛,颜色乌黑且不易脱落,否则头发就会早白、早落。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如天气寒冷人易得风湿痹证(相当于西医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天气炎热人易得中暑等。这些均说明“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
在治疗疾病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考虑到这种整体观念,要因时、因地制宜。如人的肌肤在夏天因热而开泄,冬天则因寒而致密,所以同是患的风寒感冒,夏天就不宜用过多的辛温药,以防开泄太过,损伤津液和正气,冬天则可重用辛温药物,以使病邪从汗而解。又如我国西北方地高气寒,病多风寒,寒凉的药物就要慎用,而要多用温热药物;东南方地势低洼,气候温暖、潮湿,病多湿热,温热助湿的药物就要慎用,而可重用清凉化湿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