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各种疾病中,很少有如恶性肿瘤给人以巨大的精神压力。癌症不仅影响一个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不仅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也可造成身体形象的改变,以及病人在家庭中角色的转换,加重了病人的恐惧、疑虑、忧抑、绝望等情绪反应。因此,应给予病人亲切的关怀,帮助
晚期癌症病人会产生一种脱离社会的孤寂感,表现为害怕被淡漠和被抛弃。这种孤独感在白天尚能忍受,到了夜间却寻求护士的注意。不应认为病人在找麻烦而表现出厌烦和冷淡,应多巡视,主动解决病人的需求,或允许家属陪住,使病人感到慰藉。终末期病人常出现倒退和依赖,即倒退到心理发展的早期,像孩子一样寻求保护,依赖更多的照顾。这是一种防御机制,应允许病人较平时有较多的依赖,给予更多的关怀。
尽管不应使终末期病人知道其确切的病情发展,但病人亦会感到生命快要终结,因此,更需要采取各种支持措施,解除病人的痛苦,以缓和对死亡的恐惧,并保持病人的尊严。对终末期病人,不应过多考虑价值观,重视病人的微小愿望,尽可能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这是对病人比较好的心理支持。当病情迅速恶化,各种治疗失效时,病人会出现愤怒和绝望的情绪反应,甚至有轻生意图,应多予关心,并加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也有一些病人喜欢安静,愿意从医院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然后离开人世。
恶性肿瘤对家庭的影响
癌症不仅是个人的病,也影响其家庭。作为病人比较亲近的人如配偶,父母或子女,往往所遭受的痛苦比病人还重。他们和病人同样经过对癌症的情感反应过程。特别是承担照顾病人的家属,在极度焦虑中,尚需担负日夜繁重的护理任务,每当病人的痛苦无法解决时,病人和家属都需要护士的支持和帮助。指导家属解除病人的痛苦,向家属解释病人的预后和病情变化,家属不在时主动照顾病人,为家属提供便利,并在条件许可下,适当安排家属休息,都是护士应尽的职责,也是对病人的莫大安慰。
预防和早期发现病态心理
焦虑和抑郁应与正常恐惧和忧伤加以鉴别。情感上的痛苦从正常的心理反应,发展到异常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有时病人对癌的诊断的适应过程持续时间较长,而转入抑郁和焦虑。应早期发现这种病态心理,予以心理咨询或药物治疗。
1、抑郁
抑郁的表现为一种充满悲伤的感觉,是对周围环境的抗拒。严重的抑郁对周围的事物失去兴趣,并且无法从过去感兴趣的活动中得到愉快,他感到这些活动对将来临的痛苦和死亡已不重要。对癌症无望的情绪可渗透到他的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产生自杀意图。自杀常见于严重抑郁的病人,应警惕发生意外。在抑郁的病人看来,世界是凄凉的,自己软弱无力,责怪自己患病,或反复讲述自己过去的言行,产生有罪感或自责感。抑郁的心理变化又与疾病的症状互相交错,相互影响,致使病人的食欲明显减退,体重下降。医务人员应认识病人这种绝望的心理失调反应,需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精神上的支持。使病人在一种同情的气氛下说出自己的感觉,给予具体帮助,包括行为疗法,如放松训练,教会病人监测自己的负性情绪,树立一种斗争精神。必要时,需配合抗抑郁药物治疗。
2、焦虑
焦虑是对恐惧的自然反应,为多数恶性肿瘤病人在疾病过程中的体验。当恐惧发展成为持续的、无法克服的焦虑时,则需要进行心理咨询并进行治疗。焦虑的病人感到忧心重重和紧张,对癌的恐惧完全占据了他们思想,这种先占有的体验,如痛苦的治疗,复发和病情恶化,使病人失去应付的能力。和抑郁一样,焦虑与身体的症状相互交叉,病人可出现过度自律活动心悸、震颤、出汗、口干等。当病人不断陈述自己身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时,在临床上则可诊断为典型的焦虑。
对医护人员的要求
在医护人员中,应树立癌症可治的信心。临床上常见带癌生存的病例,同样可以过正常生活。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放弃对病人的支持。要具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肿瘤的发展,减轻病人的痛苦,并以自己的饱满情绪来感染病人。坚强的意志可增强病人对各种不适的耐受,精心护理和精湛的技术,可消除病人精神上的痛苦,增加病人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这是做好肿瘤心理护理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