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有300多万农村人口、100多万农村师生用上了安全的“放心水”,占规划人口的50.3%,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为反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新成就、新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从即日起,本报陆续推出《农饮安全进行时》系列报道。
6月20日中午,骄阳似火,潼南县太安镇头滩村2组,忙完农活归来的村民周汝端,拧开水龙头,清亮的自来水汩汩而出,她搓了搓毛巾,擦去满头大汗,笑呵呵地说,“有了干净的自来水,到了夏天,再也不用眼巴巴地等政府送水,也不用自己去挑水了。”
周汝端,只是潼南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受益群众之一。
2011年以来,潼南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新建工程项目270处,19个镇街76个村13.27万农民喝上了“放心水”。
管网延伸:清水送到家家户户
“过去,村民用水依靠田间蓄水或打井取水,遇上天旱,水井干枯,每天得花2小时以上专门找水。”昔日喝水的艰辛,让周汝端感触很深。
头滩村虽靠近琼江,但缺乏健全的管网,江水难以物尽其用。再加上村里既无水库,也缺乏井口出水点,村民长期靠天吃水。
2011年,太安镇政府投资近80万元,在头滩村新建全长近10公里的管网延伸工程,从琼江引水至村里水厂,再输送到每家每户。
截至目前,全村已有114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到今年底,管网工程全部完工后,受益农户将达到800户。
“过几天就装太阳能热水器。”周汝端说,通自来水后,生活方便多了。
如今的周汝端家,三层小楼每层都安装了自来水管,厨房里有电饭煲,楼梯间摆放着洗衣机,烧水做饭、洗澡洗衣十分方便。
集中供水:村民用上“放心水”
“以前一下雨,井水像泥浆一样,根本没法喝。现在有了干净的自来水,井就废弃了。”罐坝村村民王小琼家的院子里,原来的一口井如今已被填满泥土,种上了花草。
“要喝水,更要喝安全放心水。”潼南水务局水利科科长杨世刚介绍说,以前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相当分散,建一个小水源仅解决几户、十几户人的饮水问题,相应的制水工艺和消毒设备也没跟上,农民即使有水喝也不一定能喝上“放心水”。
“十二五”以来,潼南水务局在沿江、沿库具有水源保障条件的农村,新建或改扩建集中饮水工程,使城乡居民用水达到同水同质。其中,太安镇投入400余万元,以琼江为水源,在罐坝村新建日供水2000吨的自来水厂,通过净化、杀菌、沉淀后,保障了全村3000多人用上“放心水”。因此,也吸引了4家大型农业企业入驻该村。
杨世刚介绍,集中饮水工程提供了高标准的清洁饮水,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从以前找水、拉水、背水中解放了出来,投入到发展种植、养殖等农业产业中。
用水户协会:解决建后管护难题
农村饮水工程,三分建七分管。“十二五”以来,潼南不少乡镇、村成立了用水户协会,通过村民自治、一事一议等办法,解决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后的管护难题。
“如果耗巨资修建的饮水工程维护不好,村民又得过上无水可用的日子。”陈明生是卧佛镇冷坝村用水户协会成员之一。冷坝村建起自来水厂,他毛遂自荐,当起了管护员。
陈明生介绍,几年前他把家里的地承包出去,每天去水厂上班。主要负责抽水制水、水池保洁、厂房看守、管网维护、水费收取等工作,每月领取一定报酬。
水厂管理人员工资和维护资金都从每月水费中提取,专户存储,并向全体受益户公开。这样,不仅能保证长久运营,还能有后续发展能力。